南方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防治技术
社群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2749-1.html 南方棕榈科植物红棕象甲防治技术 红棕象甲 属鞘翅目象甲科 它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一旦发生为害,常常使整个种植园毁灭。红棕象甲成虫一般不直接为害,主要以幼虫钻蛀茎干取食柔软组织为害,造成隧道,影响养分和水分输送,造成流胶,使树干成仅残留破碎纤维的空壳,茎杆顶端渐次变细,叶色变黄,树冠缩小,树势衰弱,导致死亡。该虫能为害不同树龄的椰子树,尤其对3-15龄椰子树为害较严重。 红棕象甲在热带地区1年发生3代,亚热带地区多数发生2-3代,世代重叠。该虫属于完全变态昆虫,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以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在寄主植物体内越冬。 红棕象甲生命循环 红棕象甲成虫具有短途飞翔、群居、假死的特性;喜夜间活动,白天常藏匿于叶腋下、夹缝间。雌虫喜好选择幼嫩组织或生长点产卵,利用其长且锐利的产卵器插入植株组织、叶柄的裂缝或机械伤口部位并产下卵。 红棕象甲防治难点 1.隐蔽性,红棕象甲大多从生长点入侵危害,棕榈科植物在叶片发黄前很难被发现危害,一旦发现心叶发黄枯死,已无法挽救。 2.施药困难,棕榈科植物大多长的比较高大,而危害部位又多在生长点,喷药时操作难度大。 3.一般药物难渗透,红棕象甲在化蛹前结茧,茧很厚,加上其在蛀食棕榈科植物时排出树屑、虫粪等堵住洞口,一般药液很难渗透到虫茧并浸泡虫蛹。 根据红棕象甲的危害特点,及早发现初期危害症状至关重要。 预测预报 常规方法是目测,即发现棕榈科植株四周外围叶片开始下垂,甚至折断,则有可能被红棕象甲危害,受害植株初期表现为植株四周外围叶片黄萎,后扩展至中部叶片枯黄。常规目测的方法发现植株外围叶片下垂时,红棕象甲的为害已在进行,已经引起了植株的反应,可以说错过了最佳的施药期。 国外最新的监测方法是声波探测。幼虫危害初期,通过贴近受害棕榈茎秆,能听到茎内“沙沙”的蛀食声传出,根据此特征,利用声波探测系统收集幼虫在树杆中取食发出的声音确定幼虫的存在。 成虫期可通过聚集信息素诱捕、黑光灯、甘蔗、性激素、寄主发酵物或植物源挥发物诱捕监测。聚集信息素、植物源挥发物诱捕在成虫活动高峰期效果最佳,两者结合效果更好。 救治成活率指标 棕榈科植物一旦发生红棕象甲危害症状,则第一时间进行就行救治,根据危害症状不同,救治的成活率不同,如下以加拿利海枣为例。 严防植株受伤 平时对植株进行有效保护,防止病虫害造成的伤口,尤其是针对刺吸式害虫,定期喷施、啶虫脒等具有内吸传导型的杀虫剂,如、等; 红棕象甲化学防治 根据红棕象甲的危害症状采取不同的救治方式,若救治成功率较低,则要迅速砍伐销毁;若救治成功率较高,则要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针对红棕象甲成虫 有效的成虫防治,可以显著降低幼虫危害程度,如下图所示,在红棕象甲化蛹变为成虫高峰期喷(23%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稀释-倍喷雾,用水量要足,整个树体喷透,每周进行一次。 针对红棕象甲幼虫 国际上防治红棕象甲幼虫一般有三种方式,即树干注射、根部施药和烟熏法,在我国更多的采用根部施药和灌心法。 根施:春季是根部施药的最佳期,国外研究证明,吡虫啉对红棕象甲幼虫的效果最好,也是大规模防治采用的成分。在2-3月份,根部施药(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g兑水20-30斤灌根,充分灌透。 根部施药 → 灌心:在中国验证是很有效的方式,采用该措施则必须选择渗透性强的药剂,因为超强的渗透能力,是必须的选择。一套或1瓶+1瓶+1瓶(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兑水30-60斤,进行灌心处理;同时,一套或1瓶+1瓶+1瓶,兑水-斤,喷施树体,充分喷透;7天后进行第二次用药。 在深圳,一些棕榈科植物,如海枣树价值很贵,置换非常麻烦而且影响绿化。红棕象甲的防治是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排,在检疫、预防、治疗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细心操作,方能最大程度降低红棕象甲的危害。 深圳八方纵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是我国农业龙头企业诺普信(股票代码:)战略投资成立的专业从事城乡园林及生态养护技术研发、产品经营及园林养护技术服务的创新型企业,以“养护生态、美化生活”为愿景,依托领先的产品研发平台和技术营销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健康环保、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创新产品及技术服务。 公司已经构建起全国性营销网络及技术服务体系,拥有享誉业界的大树全冠移栽产品、水体除草剂、树木蛀干害虫防治产品等多个优势突出、差异化明显的品牌产品,在园林养护领域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 全国技术服务 - - 长按指纹 一键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ajie.com/hdjyl/10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枣汤的运用秘籍
- 下一篇文章: 吃红枣虽好,6种人却不宜食,最好不要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