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枣汤的运用秘籍
十枣汤丸为逐水的峻剂,一般人都不敢轻易使用,因为用不得法,不仅不能达到逐水的目的,而且往往会发生事故。所以,对这类药剂的使用方法,不可不认真讲求。 十枣汤,《伤寒论》《金匮要略》均有详细论述,众所周知,十枣汤中甘遂大戟芫花,属辛苦寒毒之品,最易伤人元气,虽用大枣煎汤吞服而缓其峻毒,然十枣汤属逐水去饮之峻剂,只可暂服,一战而胜,不可久服。 临床运用时,十枣汤治疗悬饮内痛,脉沉弦,西医称为胸膜炎,胸腔积液等属寒饮者,可一剂而愈。 然治疗支饮,《金匮》云: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膈间支饮最为顽固,用十枣汤无法达到一剂而饮去之效,又不可连续久服,因此,习金匮者皆知十枣汤为治疗支饮之良方,临床却很少用它治疗支饮。 余家乡地处大山之间,气候潮湿寒冷,患支饮咳喘之病最多,大多数人至四五十岁,即患支饮,西医称慢支炎,哮喘病,一旦患上此病,多终身无法治愈。遇冷遇寒则急性发作,外寒内饮狼狈为奸,咳嗽喘急不已,甚则肿胀,即无外寒时,也自咳喘。 余最初治疗此病,急性发作时,用小青龙汤、真武汤等治疗,缓解时,用苓桂术甘汤善后,然始终无法根治。 《金匮》痰饮咳嗽篇说: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又云: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咳家有水之证,咳嗽经久不愈,乃至双眼突出,咯大量白色泡沫痰或清水涎沫,上气喘急,肩息不得卧,而膈间支饮,最是咳嗽根底,支饮不去,咳嗽终无宁日,然欲去支饮,别无良法,当服十枣汤,去其饮邪,方可安正,不能坐以待毙也。 《金匮》下一条又接着说:久咳数岁,其脉数大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以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此条暗示,即使病程迁延数年,正虚邪亦衰,亦当用十枣汤,去邪安正。 然十枣汤服用方法,服一至二次,得快利后停服,糜粥自养。余思之,慢支炎、哮喘病乃多年顽疾,岂能一剂而除其病根?再则,久病体虚,患者也无法承受此猛剂,苦无良法,反复阅读伤寒金匮,读到大陷胸汤与大陷胸丸,大陷胸丸是峻药缓攻,想十枣汤可否制成丸剂,仿大陷胸丸之意,峻药缓攻?一次在翻阅《喻嘉言医学全书》时,喻氏将十枣汤改为丸剂,名十枣丸,恍然悟也! 于是开始配制十枣丸用于临床,配制方法:甘遂,大戟,芫花各30克研末,大枣克去核,和药末共研,水泛为丸,晒干,每日清晨服5至10克,米汤下,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缓慢增加药量,以大便稍稀为度。如出现腹泻,可暂停药一两日,或减少药量,或膈日一次,全凭医者酌情裁度。余用此法治疗慢支炎哮喘属支饮者,愈者无数,现将案例略举一二,以示其服用方法。 一,徐某,男,55岁,一次感冒后咳嗽,渐至喘促,急性发作时,小青龙汤可缓解,缓解时每天需口服西药氨茶硷、百喘朋、岩白菜等控制,病情延续半年,服十枣丸,每天清晨服用十克,米汤下,服用六天,便出无数粘液物,从此病愈,未再复发。 二,廖某,女,42岁,咳喘三年多,西医诊断为慢支炎、肺气肿,发作时,咳喘不能平卧,面色黑,咯大量白色泡沫痰,两眼微突,鼻涕眼泪出,呼吸有声,脉浮紧,舌暗而胖大,苔白。先用小青龙汤加杏仁葶苈子桑白皮,两剂后,咳喘稍轻,脉由浮紧转为弦。开始服用十枣丸,每天早上5克,连续服用二十多天而治愈,愈后离今也两年多,未复发。 三,罗某,男,58岁,咳喘八年,西医诊断为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右心衰,西医强心药治疗无效。全身浮肿,双下肢尤甚,心慌心悸,喘促不能平卧,脉沉细,至数三五不齐。处以真武汤去生姜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木通防己,两剂后,咳喘心跳减轻,续用十枣丸小量,每日三克,断断续续服用两个月,虽未根治,病情却大有好转。 服用十枣丸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服药前必须空腹,等泻了数次以后,才可稍进糜粥。具体做法是,先诫患者前一天晚上不要吃饭,睡到鸡鸣以后,将药服下。不久腹内即会咕噜作响,上下转动,然后大泻,泻后肚腹即感宽舒。不久腹内又会咕噜作响,如此泻了三四次以后,水即逐渐减少,腹内亦感平和,才可以逐渐呷些糜粥。在将泻未泻之间,切不可吃东西,这时,腹内除稍有轻度压痛以外,不会有任何难受感觉。而且采用这样的服法,剂量比较一般所用的要少(七八分药末就可以起作用),而作用则比一般的用法来的更准确。 二,认准病情:治疗悬饮内痛属寒饮者(当与水热互结之结胸证鉴别);咳喘属膈间支饮者,如有外寒内饮,当先解外后,再服十枣丸; 三,峻药缓攻:病情较重者,量小为宜,多服一段时间。 四,服用十枣丸期间,不能服用中药甘草,或含有甘草成分的西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ajie.com/hdjyl/10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几个绝技秘方,一定转发加收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